科研成果
神经介入科刘爱华李佑祥缪中荣荣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刘爱华、李佑祥、缪中荣等申报的《脑卒中出血早期脑损伤的新机制与介入诊疗新模式》项目荣获2020年度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推荐项目中唯一一个一等奖。该研究成果凝聚了以首都医科大学为首联合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等合作开展的脑卒中出血早期脑损伤积极防治研究的团队智慧。
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残率及逐年递增的防治费用,给国民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脑卒中出血是脑卒中急性发作的第二大病因,其致残致死率可高达50%,迫切需要开展针对脑卒中出血早期脑损伤救治中存在的基础与临床问题的研究。十多年来,刘爱华教授研究团队牵头开展脑卒中早期脑损伤的研究与探索,进行了一系列脑卒中早期脑损伤研究方向的机制探索及防治策略研究。针对脑卒中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进行了脑卒中的脑损伤机制研究及介入诊疗新模式的探索。通过研究脑卒中预警标记物提出基于生物-影像-临床特征的早期预警模式,提高了卒中脑出血的早期识别率;创建了应用临床诊疗模式,促进了脑卒中出血的诊疗规范化;同时开发应用新技术,用于脑卒中的预测-识别-干预从而提高了介入诊疗的精确性。
研究团队首先发现了褪黑素-Nespas炎症小体-TAK1多聚泛素化通路是脑卒中出血早期脑损伤的关键基因调控机制;通过基因测序发现miR-29b和miR-143/145是颅内动脉瘤的生长、破裂的生物标记物;基于临床特征发现动脉瘤大小、分叉部位,被动吸烟等7项因素与动脉瘤破裂相关,结合高分辨核磁影像发现颅内梭状动脉瘤比囊状动脉瘤具有更高的瘤壁增强,同时发现卒中患者核磁影像中的“整体皮质萎缩”、“脑白质高信号”重要影像学标记物,从而建立了基于生物-影像-临床特征的脑卒中出血标记物体系。
同时,研究团队通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早期识别脑卒中出血病因,基于Radiomics的机器学习模型早期识别不稳定动脉瘤,结合血流动力学进行相关的动脉瘤破裂风险早期预警;在临床转化方面研究团队对脑动脉瘤密网支架技术、覆膜支架技术,球囊辅助技术、网眼支架辅助技术、双微导管栓塞技术、脑血管畸形液体栓塞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规范技术细节并积极推广普及,从而建立基于新技术的脑卒中出血早期预测-识别-临床转化体系。
另外,研究团队在国内率先进行介入治疗的时间效应研究,证实了脑卒中出血超急性期介入及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依托基础研究及临床转化研究成果,本项目团队构建了基于救治防三位一体化脑卒中介入诊疗新模式;并对介入诊疗新模式及脑血管疾病防控科普进行推广应用,开发了“中风急救”APP系统,对脑血管疾病微创介入诊治规范化与急诊绿色通道进行推广应用,编制了脑卒中出血专业系列教材、指南共识和科普读物,从而建立了基于救治防三位一体的介入诊疗新模式。
刘爱华教授牵头开展的脑卒中出血早期脑损伤的新机制与介入诊疗新模式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研究成果共发表论文129篇,SCI论文99篇,包括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Neurology、Stroke等国际权威杂志,授权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9项,编撰教材、专著3部,制定专家共识8项,成果应用于国内百余家医疗单位,共诊治患者十五万余例。该项目组研究成果为预防、干预及治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项目组通过结合“人工智能”、“新材料”、“介入新技术”,通过科学普及等方式促进临床优势资源下沉基层,惠及人群,通过新机制、新形式等方式促进脑卒中早期防治,通过新技术、广培训等方式促进介入诊疗水平提升和介入人才培养,为提高我国脑卒中防治水平、减轻脑卒中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爱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