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生死时速!1小时内他们从八旬老人气管里取出6粒花生米
八旬老人、双侧支气管阻塞、肺功能只剩下不到16%、心肾功能差、深度昏迷无自主呼吸……危急时刻,北京天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麻醉、护理等团队组成气管镜介入救治小组火速施救,老人转危为安。
1月12日13时30分许,北京天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值班电话突然响起:“急会诊:80岁男性,异物吸入后窒息。”值班的主治医生孔颖颖一路小跑赶到急诊抢救室,此时的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无自主呼吸,支气管内异物加上阻塞性感染导致的大量脓痰,使得他的五个肺叶中只有占全部肺功能约3/19的右上肺叶通气,氧合难以维持。孔颖颖连忙找到家属了解情况,老人在吃花生时突然癫痫发作吸入花生米后导致窒息,家属进行心肺复苏后送到附近医院,通过气管镜检查发现,老人双侧支气管都被花生米阻塞,随后转至北京天坛医院,而此时,花生米在老人支气管里已经将近15个小时。
情况危急,孔颖颖立即向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卜小宁、介入团队副主任医师王娟汇报患者情况。虽然有急诊取异物的指征,但老人的情况不容乐观:不但基础肾功能不全,心肌酶高、心功能差,D-二聚体超过正常值将近60倍,麻醉风险、术中心脑血管意外、原有病变加重,都是巨大的手术风险。
“气管插管、吸纯氧仍然呼吸困难,再不采取措施,老人可能会有生命危险,现在就是抢,要把这一线生机抢回来!”卜小宁、王娟、内镜中心麻醉医师邢燕等进行简短深入的讨论后,立即向老人的家属交代病情和手术风险。
“家属权衡利弊,决定马上进行手术。”家属的信任让医护人员们感动的同时,更感到沉甸甸的责任。气管镜介入救治小组火速集结,抢救工作紧张有序地展开。内镜中心护士长徐妍、护士李昂立即做好术前准备,邢燕快速为患者实施全身麻醉,王娟先行气管镜探查……
老人已经是气管插管状态,但堵住支气管的花生米体积较大,如果直接在插管下取,就需要每取出花生米的同时把插管一起拔出来,既有花生米脱落掉在气管内的风险,拔出插管后患者的通气也无法得到保障。手术团队果断决定,使用硬质支气管镜,既保障患者通气,也提供了便于操作的孔道。
花生米又圆又硬,本就不容易钳夹,这几颗花生米又在气道里停留了15个小时,变得更加容易破碎,不仅要求术者操作稳、准、轻、快,同时也考验了助手护士的紧密配合程度。
“稳住,稳住!”王娟和护士张晨阳配合默契,第一颗花生米被慢慢地取了出来。“里面还有,继续!”所有人屏住呼吸,看着活检钳再次进入气道。一颗、两颗、三颗……医护人员不急不躁,边吸引边夹取,一颗颗花生米被精准地“抓捕”出来。当第六颗也是最后一颗花生米被取出后,医护人员们瞬间感受到了老人呼吸的顺畅,此时,距离老人被推进手术室已经过去将近1小时。患者恢复自主呼吸,脱离呼吸机支持,手术成功!气管镜室里,医护人员们相互鼓励,而手术室外的家属看到取出的花生米,更是握住医生的手连声道谢。
“快速准确掌握病情、作出判断,多部门紧密顺畅协作,家属的信任和支持,是这次抢救成功的基础。”卜小宁说,“对于呼吸与危重症科来说,这是我们的常态,患者一次次脱离危险甚至获得新生,是支持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