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堂
追思王忠诚院士,多想几个为什么
追思王忠诚院士,多想几个为什么
2012年9月30日,我们的老院长,王忠诚院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噩耗传来,闻者无不为之悲痛,他生前的学生、同事、患者纷纷赶来吊唁,在追思会上,大家共同回忆他不平凡的一生。
王院士,是我国神经外科学的创始人之一,是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的领路人,但同时又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者。对我而言,他既遥远,又亲近,既熟悉,又陌生。
说熟悉,是因为早在2002年,我大学的师兄就对我说过:“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就是我们神经外科医生心目中的天安门”,于是就对天坛医院非常的仰慕,在一个周末的下午自己到天坛医院来看看“我们的天安门”的模样,很清晰地记得在玉蜓桥下了车,边走边问,一路走到了天坛医院。
那时我便知道王忠诚院士完成了万余例开颅手术,曾经完成了美国医生认为不可能完成的手术。这样一位老人,我们并不陌生。他是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带出了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这样一个强大的团队,他的桃李遍天下。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推动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
说陌生和遥远,则是因为我自从2004年进入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工作8年来,距离他最近的一次,还是他来科里讲话,我在台下远远地望着他,相隔20米。
虽然从未得机会与王院士直接接触,亲受教诲。但王忠诚这个名字,却时常出现在工作和生活中,身边的老师和同事,总是常常提起王院士的点点滴滴。
今天,王院士走了,全体年轻医生在这里召开追思会。追思,追意为“追悼”,思,却告诉我们年轻人,不光要思念王院士,更要在学习王院士的事迹时,善于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寻找那些惊险传奇的镜头后的筚路蓝缕。
为什么王院士会将当时简直毫无基础可言的神经外科学,作为自己毕生奉献的事业?
为什么他一生能深得患者和家属的爱戴?
为什么他能在天坛医院创建神经外科学,并为天坛医院长久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为什么王院士无论坦途逆境,都能在这个领域内默默耕耘坚守?
这几天,看了不少王院士的生平事迹,却是一个小细节深深打动了我:王院士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本从事的是普外科工作,但一个17岁的少年因为脑外伤被送来急救,而当时我们国家因医疗水平的限制,对颅脑外伤的患者束手无策。最终这个少年在王院士面前离去。后来,王院士曾回忆说,这个少年给了他强烈的心理刺激,帮助他下定决心,要发展我国的神经外科事业。
我们无需探究,这个17岁的少年,究竟在王院士一生的事业抉择中起了多大的作用。因为它只是更生动地告诉了我们,“病人的需求就是对医生的命令”,这个王院士一生秉承的理念,究竟对一名医生而言,意味着什么。
是的,“医学史”看上去就是英雄们风起云涌的编年体,但当我们这些年轻的普通医护人员手捧王院士的故事读得酣畅淋漓、热血沸腾时,我们不必哀叹现实的无力与苍白。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像王院士一样,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刻,站在最重要的岗位,做出最耀眼的成就。但每个外科医生,都一定会看到过,当手术室的自动门关上后,几个家属相拥着轻声啜泣。无论如何,这扇手术室的门终究会再次打开,只是,打开之后,他们还能看到亲人微笑的脸吗?
也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写满了枯燥与辛劳,写满了对家人的愧疚,写满了对现实的无力与无奈。千万别让挽救生命只成为论文的素材,只成为邀功的数字,只成为攀登的敲门砖。因为当我们拨开一切光环,忽略所有荣誉,将王院士当做身边一位普通前辈来审视时,我发现,其实所有关于他的问号都已经解开,因为他用一生为我们书写了答案:医学是一种信仰!(神经外科中心 田永吉)
上一篇: 追思王忠诚院士
下一篇: 怀念我的导师王忠诚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