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常识 >>保健常识

健康常识

保健常识

切除肠息肉,远离大肠癌

字号: + - 14

    一、什么是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是指结肠粘膜的隆起性病变,在未明确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目前已明确至少80%-90%的结直肠癌都是从息肉一步步演化过来的,一般规律是从小息肉→大息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息肉癌变,这一过程一般需要5-15年,只要这一过程中发现病变并及时切除便可以消除后患。

    

    

    二、结肠息肉的病因

    1.基因突变和遗传

    腺瘤性息肉的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父母有结肠息肉,子女出现结肠息肉概率较大。家族性息肉病则有明显的家族史,只要父母一方携带突变基因,则其子女中就有一半会发生家族性息肉病。

    2.炎症刺激 

    长期炎症刺激,肠道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愈合之后导致疤痕收缩形成息肉。慢性炎症还可以导致腺体阻塞,黏液潴留而发病。

    3.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

    粪便和异物长期刺激结肠粘膜上皮,以及其他原因导致肠道粘膜损伤,刺激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4.生活习惯、饮食因素

    久坐、缺乏锻炼、肥胖、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吸烟、饮酒均与结肠息肉形成相关。

二、结肠息肉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情况下结肠息肉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极少部分可表现为间断血便或大便表面带血,继发感染可伴有黏液便或黏液血便,部分患者可出现便秘或便次增多、腹部不适、腹痛等。  

    三、结肠息肉的分类及癌变

    根据病理,息肉可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型腺瘤、锯齿状腺瘤等。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淋巴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发生癌变,一般来说肿瘤性息肉恶变几率高于非肿瘤性息肉,腺瘤越大,几率越高;比起有蒂腺瘤,无蒂腺瘤的癌变率更高;腺瘤中绒毛成份越多,越可能癌变;家族性息肉病癌变率接近100%。不同病理类型的息肉癌变情况如下:

    1.增生性息肉:最常见的一种息肉,又名化生性息肉。远侧大肠多见,较小,直径多<1cm,表面光滑,基底较宽,单发或多发。这类息肉几乎不发生恶变。

    2.炎症性息肉:又名假息肉,是肠粘膜长期受慢性炎症刺激而形成的息肉样肉芽肿,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及肠结核等病的病变肠道。炎症治愈后息肉可消失。

    3.管状腺瘤:十分常见,尤其是50岁之后。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或有分叶,大小不一,直径多<1cm,80%有蒂。此类息肉癌变率约1%-5%。


    4.绒毛状腺瘤:较少见,多为单发。以直肠最为常见,其次为乙状结肠。此类息肉癌变率较高,较管状腺瘤高10倍以上。

    4.混合状腺瘤:这类癌变率介于管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之间。

    高危腺瘤:具备下列3项条件之一者,就可以称为高危腺瘤:息肉直径≥10mm;绒毛状腺瘤或混合性腺瘤中绒毛结构超过25%;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四、结肠息肉的治疗 

   腺瘤≤5mm,结合病理学检查,可以定期观察,但如果难于区别是腺瘤还是癌的小而扁平并凹陷的息肉应该切除。息肉≥10mm,应该考虑内镜下切除。

   内镜下切除治疗是结肠息肉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切除方法很多,包括钳除术、氩离子凝固法、套圈器冷切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分次EMR(pEMR)及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等。


    五、结肠息肉的预后

    即使切除了息肉,仍有复发的可能,定期复查尤为重要。单发息肉切除,病理证明是良性的,每年复查肠镜,连续2-3年不复发,5-10年查一次。术后病理为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6月复查一次,连续2次阴性,可适当延长复查时间。

    六、结肠息肉的预防

   多食膳食纤维、全谷物食品、鱼类、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多种维生素、钙剂、乳制品;运动;大肠息肉高危人群定期行结肠镜检查。

(国际部综合医疗3病区 综合内科  刘丽 崔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