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常识
【天坛科普】带您了解电影《哪吒2》里的中草药
“哪吒”火了,再一次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自然也不能“缺席”。大家可能还记得,影片中,陈塘关将士和百姓与进犯的妖兽大战一场,伤亡惨重,此后还被围困城中,储备药物不足,总兵李靖向申公豹求请采买急需药物。影片中清晰地展示了药材清单,那么这些药材都有什么样的功效,电影里的这份清单到底靠不靠谱呢?这份药材清单包括三七、田七粉、蒲黄、茜草、冰片、血竭、红花、当归、苏木、马钱子。
在古代,战斗所导致的创伤、流血、疼痛,这些属于“伤科”范畴,尤其是金属兵刃所伤,在过去冷兵器时代极为常见,有一个特殊的名称“金伤”,《周礼·天官》名金疡,《神农本草经》名为金创。武侠小说中常说的“金创药”,就是用血竭、冰片等制作而成,外敷伤口可起到止痛、止血、消肿,促进愈合,防止化脓等作用。
三七、田七粉
三七和田七粉是一个东西,三七磨成粉可以直接吞服,也方便外敷发挥止血的功效。古代讲究道地药材,云南等地产出的三七,主要由西南地区的贸易中心田州府(今广西百色地区)出售销往全国,因此三七又被称为“田七”,也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三七在明代以后才逐渐为大家熟知,被李时珍称为“金不换”,《本草纲目》中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又云凡杖扑伤损,瘀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产后服亦良。”清代名医陈士铎所著《本草新编》中说:“三七根,止血之神药也。无论上、中、下之血,凡有外越者,一味独用亦效。”…“加入于补血补药中则更神,盖此药得补而无沸腾之患,补药得此有安静之休也。”意思是三七用于补血时,药效神奇,不但补血效果好,而且不会把人补得热气腾腾,是温和补血,不会上火。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说:“三七大如拳者治打伤,有起死回生之功,价与黄金等。”三七与人参都是五加科植物,外观与性味都颇为相近,故赵学敏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二者味同而功亦等”。清代名医黄元御在《玉楸药解》中说:“三七,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凡产后、经期、跌打、肿痛,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伤、箭射,一切新血皆止。”可以说是对三七的功效做了全面的总结。
蒲黄
蒲黄是香蒲科植物的花粉,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列为上品:“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与三七相似,是既能止血,又能活血的良药。蒲黄和另一种活血化瘀的中药五灵脂合用,可以治疗瘀血停滞导致的各种疼痛,这个小方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失笑散”。相传,古代有一户人家的小姐在出嫁前突然痛经发作,腹痛难忍。正在家人束手无策之际,一位姓蔡的郎中路过,他拿出一勺黄褐色的药粉,用香醋调匀后给女子服用。不久,女子的疼痛消失,脸上恢复了笑容。由于这种药能够让失去笑容的人重新恢复笑容,因此被称为“失笑散”。
茜草
茜草,也叫“茜根”,又名“血见愁”,是既可凉血止血,又有活血化瘀作用的好药,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植物染料。《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的妇科名方“四乌贼骨一藘(芦)茹丸”中的藘(芦)茹就是它。茜草现在大多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月经过多等出血性疾病。
冰片
冰片最早叫“龙脑香”,是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的树脂中析出的天然结晶性化合物,主产于印度尼西亚。气清香,味清凉,嚼之慢慢溶化,在外观上与梅花花瓣相似,因此又名“梅片”。唐代《新修本草》说“状若梅花瓣,甚佳也。”冰片内服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明目,消肿止痛的功效,经常用于治疗中风、目赤咽痛口疮等五官科疾病。很多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中成药如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安宫牛黄丸等都含有冰片,可以促进药物更快发挥治疗作用。冰片外用有清热解毒、防腐生肌的作用,是中医外科要药之一,被广泛用于各类疮疡的治疗。
血竭
血竭有“麒麟血”之称,不要因为有个血字就认为它和动物有关,它是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与冰片一样主产于东南亚。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的功效。除了内服,还可外用。古人称它“主打伤折损,一切疼痛”…“治一切恶疮疥癣久不合者”。云南和东南亚还有一种龙血竭,是百合科剑叶龙血树的树脂,作用类似。
三七、蒲黄、茜草、血竭,这四味中药都既能活血,又能止血。是止血不留瘀的主要药物。中医理论认为,外伤导致的出血,不在经脉中循行,如果停留在组织间隙里,就是“离经之血”,这部分瘀血如果不予以化散或清除,就会导致“瘀血不去,新血不生”,阻碍正常气血生成和运行。所以化瘀止血是中医治疗出血症时重要的方法之一。
红花
红花,又名“草红花”“红蓝花”,是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常用药,古人常把红花和桃仁一起用于治疗瘀血,合称“桃红”。需要指出的是,红花和藏红花是不同的药物。红花是菊科植物,药性偏温,价格便宜。藏红花又叫“番红花”“西红花”,是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药性偏凉。原产于欧洲南部,从印度传入我国西藏,再由西藏传入我国其它地区,价格较为昂贵,有“花中黄金”之称。活血化瘀的效果比红花强很多,还有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独特功用。
当归
当归的药用历史非常久远,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被称为“妇科圣药”,也是经典补血名方“四物汤”的主要成分之一。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古人娶妻要嗣续也,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当归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功效,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在《珍珠囊药性赋》中指出:“当归……其用有四:头止血而上行;身养血而中守;梢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现代虽然大多是用全当归取其补血兼具活血的综合作用,但也有以当归身补血、当归尾活血的用法。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创制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更是深入人心的一道传统药膳,具有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的功效,《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也有专门推荐。
苏木
苏木别名“苏方木”,功用是活血祛瘀,消肿定痛。《本草求真》说它:“功用有类红花,少用则能和血,多用则能破血。但红花性微温和,此则性微寒凉也。”中医理论认为破血是比活血的作用更强、更峻猛。一般来说,破血药物会损耗自身的气血,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马钱子
马钱子,这些中药里面最特殊的一个,它有非常好的通络止痛,消肿散结作用,更多用于风湿、类风湿等疾病。但同时,它的毒性很大,一般用量是0.3~0.6g,有比较大的危险性。它的另一个名字可能更为人所熟悉:番木鳖。著名的南唐后主李煜就是被它毒死,据说李后主服了此药泡过的酒,腰直不起,头足相就,状如牵机而亡。所以马钱子还叫“牵机药”。《本草原始》说:“番木鳖,木如木鳖子大,形圆而扁,有白毛,味苦。鸟中其毒,则麻木搐急而毙;狗中其毒,则苦痛断肠而毙。若误服之,令人四肢拘挛。”
中医理论认为,血能载气,失血的同时气随之也流失减少了,而且气能生血,因此补血的同时更需要补气。如果这些中药里面再加上补气的人参、黄芪,就更完美了。当然,电影是虚构的,生活中一旦发生失血、受伤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千万不要试图自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甚至造成危险。
下一篇: 【首都除夕护卫健康】元宵佳节话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