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四肢无力、行走困难 11岁藏族女孩怪病元凶竟是一只小虫子
几个月前,11岁的藏族女孩小白玛突然出现四肢无力、行走困难等症状,始终无法确定原因,甚至无法确诊。在北京天坛医院,医生们抽丝剥茧,最终找到了导致小白玛患病的元凶,竟然是小小的蜱虫。
小白玛家住日喀则。今年初,她突然出现双腿无力,行走困难的症状,慢慢的双手也越来越没劲儿,到后来,连腿都抬不起来,还伴随着腿疼、发痒等症状。家人带着小白玛在当地医院做了很多检查,但始终没有找到原因。随后,小白玛来到北京天坛医院儿科求医。
医生给小白玛进行了脑脊液的化验,结果显示,她的脑脊液细胞数正常,蛋白明显增高,结合她的症状,初步怀疑是吉兰-巴雷综合征,于是给予她静脉点滴人免疫球蛋白和营养神经治疗,但小白玛肢体无力的症状并没有得到改善,只是腿疼稍有缓解。
“她的脊髓核磁检查显示双侧颈髓神经根条状轻强化影,胸10-腰2脊髓表面及马尾神经异常强化呈炎症性改变,不能排除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的可能。”同时,小白玛的肌电图显示周围感觉、运动神经纤维损伤严重,也需要排除腓骨肌萎缩症(一种基因突变导致的四肢进行性肌肉无力伴感觉障碍)。医生们为她进行激素治疗,同时进行基因检测,然而,小白玛的症状仍然没有好转。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姑娘的症状?儿科医生请来脑白质病MDT会诊中心张在强主任会诊,大家一致判断,小白玛患神经莱姆病的可能性大,于是一面进行血莱姆病抗体IgM检测,一面给小白玛使用头孢曲松静点治疗。很快,检测结果反馈,显示呈阳性,确诊为神经莱姆病。经过抗生素、营养神经及康复锻炼,小白玛逐步康复。
“神经莱姆病是一种由我们经常见的蜱虫传播的疾病。一旦蜱虫叮咬人,可能就会把一种叫‘伯氏疏螺旋体’的细菌传入人体,引起莱姆病。如果治疗不及时,细菌侵犯神经系统,可能影响大脑功能导致严重后果。”北京天坛医院儿科副主任王雅洁说,一般蜱虫活跃季节在春夏,而且小白玛发病在冬季,并没有皮肤游走性红斑、发烧、头痛这样常见的早期症状,怀疑她是春夏季被蜱虫叮咬感染后,伯氏疏螺旋体在体内隐匿数月才发病。
专家介绍,蜱虫在夏季尤为活跃,喜欢藏匿在草丛、树林里,寻找各种动物、人类宿主吸食血液。这种虫子不但会传播莱姆病,还可能传播森林脑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疾病。
夏季草木茂盛,大家户外活动增多,被蜱虫叮咬的概率大大增加。专家建议,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的四肢无力、疼痛等症状,应警惕神经莱姆病,及时就医。
教您“三招”预防蜱虫叮咬
1. 户外活动时注意防护
穿长袖衣裤,尽量不暴露皮肤。
使用驱虫剂,喷在衣服和皮肤上。
避免直接坐在草地上或靠近灌木丛。
2. 回家后仔细检查
检查全身,特别是头发、耳朵、腋下等隐蔽部位。
如果发现蜱虫,不要硬拔,可以用镊子轻轻夹住蜱虫头部,慢慢拉出来。
3. 被咬后及时处理
用肥皂和水清洗伤口。
如果出现发热、头痛、皮肤红斑等症状,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