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检验科“高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平台的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发布时间:2014-02-18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检验科“高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平台的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检验科承担的北京市免疫试剂临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阶梯计划项目“高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平台的建设”, 1月15日,在北京市科委主持下,顺利通过专家验收。检验科康熙雄教授为北京市免疫试剂临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验收会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处董齐超副处长和北京市技术交易促进中心的房晓丽共同主持,由解放军总医院的田亚平教授、卫生部临检中心的李金明教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张伟教授、北京市医疗器械检定所的孙京昇所长、北京友谊医院的陈洁处长担任验收评审专家,科研处副处长张琳参加验收会。

会议首先由中心主任康熙雄教授介绍项目完成情况,康教授从项目研究内容完成情况、自主创新机制能力、资源整合能力、 成果转化能力、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及经费使用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中心以脑相关疾病的高通量检测为研究重点,配合其他疾病的高通量检测,搭建了临床高通量检测技术研发平台,凝练出“高通量免疫检测技术研发与脑相关疾病中的应用”、“多指标联合免疫检测装置研发与临床评价”的研究方向,建立了用于开颅术后患者脑脊液中病原菌快速筛查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进行了垂体腺瘤多激素抗体微流控芯片的研制,开发了一种多指标联合检测装置,并建立了共享性样本库。其中,脑脊液感染细菌基因检测试剂盒根据临床上细菌分离率以及引起感染严重性,选择细菌鉴定种类;以细菌16s和23s核糖体RNA基因为靶序列,从中选取种、属特异性和通用序列设计探针用于检测;将探针固定尼龙膜上,制得基因芯片;扩增临床样本中DNA并进行杂交,以检测基因芯片上结合的DNA,该方法有效解决了脑脊液细菌培养慢、阳性率低的问题,具有快速、灵敏的特点,是现有细菌鉴定技术的巨大突破,已经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项;多指标联合检测装置是通过设置检测板、检测槽和分隔板,可一次将样品加入到检测槽中,实现多项指标联合检测,操作方便快捷,可用作各类免疫反应的载体,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中心不断整合国内外资源,依靠我院和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系的学科特点,发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国家微测中心等6家共建单位的资源优势,建立起以标记免疫分析“基础研究-试剂研发-临床评价-临床应用”的转化医学平台,搭建了企业、实验室、临床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在完成项目期间,工程中心作为临床试验基地,成功完成了国家863重点课题—磁分离化学发光免疫诊断试剂的临床验证,目前正在进行863计划体外诊断产品开发重大项目子课题:基于干式化学酶法分析技术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的研制;作为应用评价基地,完成了对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应用评价;作为分课题承担单位,申请了2013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基层重点医疗装备应用评价研究;制定了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国家标准。    

工程中心十分注重人才培养,作为主办单位,至今已连续召开10届“新技术、新方法、新概念、新进展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大会交流。项目完成期间,分别召开了第七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肿瘤标志物学术论坛、首届中美POCT产业技术与创新论坛、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医学检验基金博硕论坛等,为临床医生、基础研究人员、研究生等带来最新国际讯息,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中心主任康熙雄教授获得2012年首都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实验诊断学”校级精品课程奖、主编教材《常用临床科研实验室技术及研究策略》获得首都医科大学公开出版教材二等奖;中心副主任张国军教授入选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学科骨干。同时,中心初步聘请美国波士顿大学研究院方华芬博士和博奥生物有限公司的吴国栋研究院,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此外,中心至今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40余名,在2012及2013年,分别各有一名博士及一名硕士获得罗氏奖学金,分别有一名博士及一名硕士获得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医学检验基金博硕论坛博士组及硕士组的一等奖。

参会领导和专家认真听取了康熙雄教授的汇报,审查了材料,经过质询、讨论,对项目的完成情况给予了高度肯定。以田亚平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一致认为,按照任务书要求,中心顺利完成了阶梯计划项目任务,较好地整合了国内外资源,提升了工程中心技术研发能力,进一步完善了工程中心的自主创新机制及成果转化机制,专项管理科学,经费使用符合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规定,同意项目通过验收。同时,科委领导和专家也对工程中心提出更高期望,希望工程中心能继续发挥平台优势,实现更多成果转化。(检验科  康熙雄  马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