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常识
【爱耳日科普】预防听力障碍,共享美好时代
即将到来的3月3日是我国第24个全国爱耳日,同时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设立的世界听力日。今年爱耳日主题是: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而WHO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公布2023年世界听力日的主题是”Ear and hearing care for all! Let's make it a reality.”(即“人人享有耳和听力保健!让我们实现它。”)
这样的主题正反映了近年来听力障碍和听力保健受到了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现代社会高强度、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不仅给中青年人群带来很多听力相关的问题和烦恼,而且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日渐庞大的老年人群也越来越多的出现了相关听力障碍。
那么,“如何预防听力障碍”就成为了一个需要好好回答的问题。
1.控制慢性疾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即我们常说的“三高”,是最常见的可能直接影响听力的疾病。这些疾病的长期控制不佳极易导致血管功能障碍,而与听力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血管极纤细,一旦受累,极易导致听力相关障碍,如突发性耳聋、耳鸣、眩晕等问题。因而控制好慢性病,是预防听力障碍极为重要的前提。
2.科学正确“掏耳朵”。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日常生活中无需定期掏耳朵;外耳道中产生的耵聍事实上对外耳道皮肤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很多人因为耳道瘙痒就频繁用挖耳勺、棉签掏耳朵,可能导致外耳道皮肤破损、炎症,甚至鼓膜受损,从而影响听力;而棉签与耳道直径相当,使用后可能不仅没有将耳屎掏出,反而推向耳道深处,引起耵聍栓塞,引起听力下降、耳鸣等不适。随着科技进步,可视挖耳勺越来越普及,掏耳朵之前不妨自己先看一看,如果有耵聍栓塞或者外耳道炎症,建议还是到耳鼻喉科就诊吧。
3.避免接触噪声。尽量远离建筑施工工地、夜店迪厅等噪声较大的场所。如果工作中需要频繁接触噪声,建议佩戴高效隔音耳塞,并且定期到正规耳鼻喉科进行听力检测。
4.科学佩戴耳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智能手机配套的蓝牙耳机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标配,而不当佩戴耳机,正在成为中青年人群听力损失越来越常见的病因。常用的蓝牙耳机大多是入耳式,长时间佩戴不仅可能导致外耳道炎症,而且较大的音量可能导致声波损伤内耳毛细胞造成神经性听力受损。因而,专家建议尽量使用音箱,或选择头戴式耳机或骨传导耳机;音量设置不宜超过最大音量的60%;佩戴时间不宜超过60min;尽量避免在嘈杂环境(环境噪音大于60分贝)中使用耳机。
5.情绪稳定、注意休息、健康生活。剧烈的情绪波动、熬夜、劳累都可能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内耳小血管痉挛缺血进而导致听神经营养障碍,出现突发性耳聋或耳鸣,营养丰富的饮食、充足的睡眠、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这样的情况。
上一篇: 甲状腺肿瘤术后饮食“知多少”
下一篇: 早产儿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