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从“心”出发,“愈”见更好的自己——国际部护士《八个礼物》生命体验工作坊圆满举行
2025年10月30日,国际部举办主题为“从‘心’出发,‘愈’见更好的自己——《八个礼物》生命体验工作坊”的特别活动。本次活动以体验式教学为核心,结合心理学与安宁疗护理念,引导护士在模拟情境中深入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与生命终末阶段的真实体验,从而提升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能力。
书写珍贵:回顾生命中的重要存在
工作坊由康晓慧主持。她首先阐述了活动的核心理念:生命终末的每一刻都承载着独特的情感与记忆,护理工作者唯有真正理解患者的内心需求,才能提供温暖、体贴且有尊严的照护。随后,护士们被邀请写下生命中最珍贵的“八个礼物”——涵盖亲情、友情、健康、工作、外貌等多个维度。在书写与分享过程中,护士们逐渐沉浸在生命回顾的氛围中。有人提及与父母共度的温馨时刻,有人感念职业道路上的成长,也有人感怀挚友与伴侣的陪伴。每一份“礼物”都唤起了对自我生命的珍视,也为后续的体验环节奠定了情感基础。
体验失去:直面生命的有限性
“舍弃礼物”环节是本次工作坊的核心体验。在康晓慧的引导下,护士们逐一放下手中的卡片,模拟患者在生命尽头不得不面对的“失去”——从外在成就、社会关系到内在健康与尊严。每一次放下,都在体验生命逐渐剥离的无助与沉重,不仅是情感的剥离,更是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认知。
当最后一张卡片轻轻放下,不少护士眼眶湿润,甚至有人潸然泪下。这一过程让参与者切身感受到临终患者常有的焦虑、不舍与无助,从而在情感上建立起更为真切的共情桥梁。


共情反思:理解患者的照护需求
在随后的分享环节中,多位护士表示,通过模拟体验,她们对患者在生命末期的核心需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模拟生命尽头时,最朴素的愿望莫过于保持整洁的容貌、舒适的状态。而这些看似简单的需求,在日常繁忙的护理工作中容易被忽视,却是患者情感与心理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家一致认为,护理工作不仅是技术的执行,更是与患者内心世界的沟通与共鸣。通过亲身体验,护士们更加明确:唯有真正站在患者的角度,才能提供具有温度与深度的照护。
行动转化:将感悟融入护理实践
科护士长李虹在总结中指出,本次工作坊的意义不仅在于心理体验,更在于推动护士“看见自己、看见患者”,并将这份觉察转化为实际行动。她强调,“希望大家通过这种真实的生命体验,‘看见’自己对生命体面和舒适的渴望,才能真正换位思考,‘看见’患者最核心的期盼。”李虹进一步提出,护理人员应将在工作坊中所获得的感悟,转化为日常工作中的行动力,以患者为中心,唯有真正读懂患者的心声,才能让护理超越技术层面,成为传递温暖与希望、给予支持的力量。
“八个礼物”工作坊通过“失落体验”这一核心环节,将心理学理论与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不仅提升了护士对临终患者心理状态的理解,也促进了其自身的心理成长与情绪疗愈。此次工作坊不仅是职业培训的一部分,更是一次生命教育的实践。通过书写、分享与舍弃,国际部护士们完成了一场关于生命、职业与情感的心灵洗礼,进一步坚定了以专业技术为基石、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护理理念。国际部将持续推进此类融合心理教育与专业成长的培训活动,致力于打造一支技术精湛、情感丰沛、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同理心的护理团队,为患者提供更有温度、更有深度的身心照护。
(国际部护理团队 李虹 康晓慧 冯倩倩)




















京公网安备11101060210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