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常识 >>疾病知识

健康常识

疾病知识

吃冰糖葫芦也能吃出胃结石?真相是这样的

作者:史慧荔 杨文雯 徐有青来源:消化护理专科小组
字号: + - 14

      寒冬街头,红彤彤、亮晶晶的冰糖葫芦总让人忍不住驻足——酸甜的山楂裹着晶莹的糖衣,一口咬下去满是童年的美好回忆。但您知道吗?每逢秋冬,消化内科门诊接诊的胃结石患者就会明显增加。门诊胃镜下各种类型的胃石时有遇见,有些个头特别大,需要用碎石装置才能分解;有些硬度惊人,用尽内镜下的“十八般兵器”都难以攻克。胃里这些“倔强”的石头,这和冰糖葫芦有什么关系呢?美味的糖葫芦还能尽情享用吗?今天就为您一一解答。

一、为啥吃冰糖葫芦可能引发胃结石?

      问题的关键在山楂里!山楂本身富含鞣酸,吃多了容易和胃酸、胃里的蛋白质等“抱团”,在胃里逐渐凝结成坚硬的结石。

      这些结石一旦形成,很难自行消除。结石卡在胃里,不仅会引发剧烈疼痛,还可能导致胃溃疡、穿孔和梗阻,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除了山楂,还有柿子(尤其是未成熟的)、黑枣等这些富含鞣酸的秋冬季节常见美食,同样可能导致胃结石的形成。这些水果中的鞣酸在胃酸作用下,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逐渐沉积并与果胶、纤维素等物质凝结,最终形成胃结石(通常是植物性的胃石)。

      需要提醒的是,“山楂助消化”的说法并非绝对。在空腹、酒后等胃酸分泌旺盛的状态下进食大量的山楂,反而可能会促进胃石的形成,同时引发严重的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甚至诱发胃溃疡。

二、冰糖葫芦还能吃吗?当然能,但要注意吃法

      想吃冰糖葫芦不必完全忌口,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更重要。除了控制食量,还有一个有趣的小知识:口服可乐及碳酸饮料或许可以预防减少胃石。

      对于轻中度植物性胃结石患者,饮用可乐等碳酸饮料是安全有效的疗法。这些碳酸饮料可以破坏植物性胃结石的聚合结构,使其变得松软,甚至分解成小块,随消化道排出。

      一项系统性调研发现,单独使用可乐等碳酸饮料治疗,约半数胃石病例可以成功溶解;若联合内窥镜治疗,90%以上的胃石病例都能得到成功治疗。在临床工作实践中,不少轻症患者持续1~2周、每天2~3次,每次口服200ml以上的可乐,能有效地融化胃石,减少内镜碎石的痛苦,也降低了医疗费用。

三、喝可乐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吗?并非如此

      “可乐疗法”并非万能,它只适用于部分植物性胃结石。对于质地坚硬或体积较大的结石,仍可能需要通过内镜或手术手段进行处理。可乐疗法虽能让大结石变成小碎片,但小碎片还可能进入小肠形成梗阻,反而加重病情。长期饮用可乐还存在健康风险,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等问题。糖尿病患者也应该慎用,应严格遵照医嘱执行。此外,年老体弱、患有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手术史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不宜自行尝试“可乐疗法”,以免适得其反、加重病情。

      说到底,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要想远离胃结石,做好这几点很关键:

1.谨慎食用高鞣酸食物,山楂、柿子和黑枣等要适量食用。年老体弱,或消化道疾病如消化道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贲门失弛缓、胃肠手术史、胃动力低下的患者,都不建议吃。

2.若实在想吃,注意不要一次性吃太多,吃前吃后适量饮用一些碳酸饮料,比如可乐,帮助降低胃石形成的风险。

3.如使用后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秋冬季节的美味值得享受,但健康更需放在首位。掌握科学的食用方法,既能留住舌尖的甜蜜,也能守护胃肠的平安。

 (消化护理专科小组   史慧荔 杨文雯   徐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