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小伙儿被怪病“纠缠”数月 天坛专家准确锁定“元凶”

作者:孔颖颖 卜小宁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发布时间:2025-11-27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走出北京天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24岁的蒙古国青年CALBADRAKH(化名)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四个多月来,他被一场怪病纠缠,辗转两个国家多家医院,最终,北京天坛医院的专家们找到了疾病的元凶,并帮助他逐渐康复。

      今年7月,在蒙古国工作的CALBADRAKH突然出现皮疹、发热症状,而且病情急剧变化,很快又出现了胡言乱语、周身大汗、睡眠中肢体震颤,甚至手指脱皮、指甲停止生长等罕见症状。当地医院诊断为汞中毒,为他进行了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症状好转。但在治疗后期,他出现了高热、畏寒、咳嗽和痰中带血的新问题。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CALBADRAKH来到中国。经过几家医院的诊断,初步判断CALBADRAKH是肺部感染,但经过抗细菌、抗真菌治疗,他的症状没有好转,还出现了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

image.png

      11月11日,CALBADRARH来到北京天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面对这位辗转两个国家多家医院仍未能找到病因的患者,呼吸科诊疗团队立即组织全科讨论,对患者长达几个月的病史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在梳理病情时,诊疗团队发现,患者病情的转折发生在当地治疗期间深静脉置管和血液净化之后,而通过病原学宏基因组学检测技术,团队在患者的血液和肺泡灌洗液中都发现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患者胸部CT显示的双肺多发空洞,也正是诊疗团队初步判断,很可能是患者抵抗力低,有创操作后继发感染。

      明确的诊断也为后续治疗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思路,诊疗团队为CALBADRAKH制定了以万古霉素为核心的精准抗感染方案,并依据严格的血药浓度监测动态调整剂量,确保疗效和安全。同时,针对检测中提示的耶氏肺孢子菌、人类疱疹病毒等其他机会性病原体,诊疗团队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和免疫功能评估等,及时完善治疗方案,避免过度治疗。针对患者遗留的震颤、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系统症状,诊疗团队和医院神经感染免疫专业专家会诊后,考虑为汞中毒的后遗损害,进行营养神经治疗。

      在诊疗团队精心治疗和护理下,CALBADRAKH的病情终于得到控制,顽固的高热退了,恼人的咳嗽和痰中带血消失了,精神和体力也一天天恢复。CALBADRAKH终于迎来出院的那一天,诊疗团队为他制定了详尽的出院后口服药物序贯治疗计划。离开医院前,CALBADRAKH和家人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连声向诊疗团队的医护人员道谢,反复表达感激之情。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孔颖颖 卜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