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喜报! 我院在2025中国健康科普大赛(北京赛区)斩获多项荣誉

作者:李奡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处 发布时间:2025-11-20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近日,备受瞩目的“2025中国健康科普大赛(北京赛区)”评选结果正式揭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凭借雄厚的神经学科优势、扎实的临床专业底蕴以及创新的健康传播理念,在众多参赛单位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及优秀奖多项。这一佳绩不仅是对我院科普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天坛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践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生动写照。

      本次大赛竞争激烈,我院医务人员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精心打磨作品,将晦涩难懂的医学原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健康知识。获奖作品涵盖了神经外科术后护理、神经内科常见病防治以及慢病管理等多个重要领域。

      神经外科护理团队的科普作品在此次大赛中大放异彩,包揽了两项一等奖:

      贺欣创作的《颈上添花颈托的护颈保卫战》荣获一等奖。该作品独辟蹊径,以拟人化的手法和生动的叙事,将枯燥的康复器具知识转化为一场有趣的“保卫战”,充分展现了护理人员从患者日常困惑中提炼创意的能力,让患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护颈要点。

图片1.jpg 

      同样荣获一等奖的,是由富晶许继飞、夏小童、周雪娇、张腾跃、吴佳津护理团队创作并表演的《大脑奇遇记》。她们将复杂的神经系统比作一个精密的王国,通过生动的语言对话和有趣的舞台表演进行解读。这部作品不仅体现了天坛神经学科的专业优势,更彰显了护理人员在患者教育方面的匠心与智慧。

      医生团队则以深度的临床洞察,贡献了高质量的科普解读:

      荣获二等奖的作品《一站就晕?警惕体位性低血压!》,由张佳、张鲁琳创作。该作品源于她们在临床工作中对常见症状的深度洞察,以严谨的医学内涵和清晰的公众表达,为这一易被忽视的症状提供了科学的预警与应对指南。

      在三等奖作品中,鲜活的病例故事与巧妙的比喻成为了亮点: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品《飞来的“烦恼”》。该作品的创作灵感源于感染科副主任顾怡明在病房收治的一位“鹦鹉热”患者。这类患者虽不常见,但其经历极具警示意义。以此独特病例为契机,顾怡明率领鲍丽娜、高燕毛、刘娜、王靖宜、范伊涵、周来凤等团队成员,将专业的诊疗过程转化为引人入胜的科普故事,旨在有效提升公众对特殊传染病的认知与防范意识。

图片2.jpg 

      另一项三等奖作品《超级英雄“闪电侠”之癫痫》,出自倪润松、朱瑞芳之手。她们巧妙运用“闪电侠”的比喻,化解了公众对癫痫疾病的恐惧与偏见,并融入了实用的家庭照护要点,展现了护理科普独特的亲和力与人文关怀。。

      此次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医院对健康促进工作的高度重视与统筹布局。长期以来,我院疾病预防控制处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持续发挥专业统筹与引领作用,致力于整合全院优质医疗资源,挖掘学科深度,拓展传播广度。

      在备赛过程中,医院鼓励医务人员聚焦群众健康需求的“热点”与“盲点”,创新表达形式,利用短视频、图文漫画等新媒体手段,实现了疾病防控与健康科普的深度融合。这些获奖作品不仅展现了我院医务人员精湛的专业技术,更彰显了他们心系患者、服务百姓的人文情怀。

      健康科普是连接医学与公众的桥梁,也是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的关键一环。未来,我院将继续以此类赛事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科普激励机制,搭建更加广阔的展示平台。我们诚邀全院更多医护同仁投身于健康教育与健康科普工作,凝聚“天坛”专业力量,共同推出更多具有针对性、权威性、时代性的科普精品,讲好天坛故事,传播健康声音,以实际行动践行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使命担当,为建设健康北京、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疾病预防控制处 李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