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科室动态

神经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成功在京召开

字号: + - 14

      2025 年 9 月 21 日上午,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以下简称 “中国药促会”)神经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 “神经专委会”)换届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药促会资深会长宋瑞霖、副会长冯岚及神经专委会委员出席会议,共同见证专委会组织传承与发展新起点。

图片1.jpg 

      经全体委员审议,会议完成第三届神经专委会领导班子选举工作,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张亚卓教授担任资深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主任李文斌教授为第三届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王伊龙教授为候任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石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院长吴安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会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教授汪明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二院)神经外科主任黄国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教授徐蔚海、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魏镜为第三届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肿瘤综合治疗病区主任医师陈峰为第三届秘书长兼常务委员。

 

      同时,会议明确了第三届神经专委会委员名单,汇聚全国神经肿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药物研发等领域专家力量,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人才基础。

      冯岚首先对上一届专委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换届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她向全体委员介绍了中国药促会的基本定位与核心职能,同时希望专委会委员积极参与协会课题研究、推荐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主动投身协会重大活动及出访交流,助力中国药促会会员企业国际化进程。

冯岚强调,未来中国药促会将持续凝聚各专业委员会力量,通过政策研究、国际交流与品牌活动,进一步赋能医药产业发展,共同构建繁荣有序的医药创新生态。

      作为神经专委会第二届主任委员,张亚卓系统回顾了上一届工作成果:在药促会与专委会领导班子带领下,第二届委员充分发挥神经临床领域专业优势,积极参与 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工作以推动国际指导原则协调统一,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建言献策,依托学术会议平台促进专业交流与产业上下游合作,结合临床需求开展多项神经药物临床研究实践。

      针对第三届专委会工作,张亚卓希望新一届班子继续搭建临床与产业、国内与国际的交流桥梁,切实为监管科学升级与医药产业协同提质注入持久动力。

 

      新当选第三届主任委员的李文斌对全体委员的信任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向第二届专委会奠定的坚实工作基础致以诚挚谢意。他分享了自己从神经外科临床一线转向神经药物研发的关键历程,强调 “临床需求是药物研发的核心导向”。

      李文斌明确提出第三届神经专委会工作的五大重点方向以多中心试验为抓手加速新药研发,以研究者培训为支撑提升研究质量;搭建产学研沟通桥梁,推动药品、器械研究 “双向加速”;聚焦临床急需领域,助力海外优质药物引进与本土创新药物自主研发;打通 “研发 - 转化” 关键堵点,推动临床研究成果快速落地应用;承办超一流国际水平学术杂志,推动神经药物领域学术工作高质量发展。

 

      换届会议结束后,神经专委会随即召开第三届第一次工作会议。全体委员围绕李文斌提出的五大工作重点,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明确时间节点,针对 “多中心试验协作机制建立”“产学研对接流程优化”“国际期刊创办筹备” 等具体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为后续工作落地制定清晰路径。

  

      宋瑞霖对第三届领导班子的成功当选及换届会议的圆满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神经专委会的核心任务是构建 “医药深度融合平台”,打破医学临床与药物研发之间的壁垒。

      宋瑞霖提出具体建议一是建立企业与临床专家的有效交流机制,促进需求与资源精准对接;二是推动形成专委会内部临床试验协作体系,提升研究效率与质量;三是鼓励委员积极参与创办中英文国际期刊,助力神经药物转化医学成果的全球传播。

 

      此次换届会议的顺利召开,标志着神经专委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未来,第三届专委会将在药促会指导下,整合多方资源、凝聚专家力量,为推动我国神经药物研发创新、提升临床诊疗水平、造福广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贡献更大力量。

图片15.jpg